這一兩天部落格似乎感染什麼似的,一窩蜂玩起了 Blog Tag 的遊戲。每個人必須說出五大怪癖,還要找出五位下線朋友說怪癖,你貼我,我貼你,真是滿場飛舞,熱鬧無比。一時不察,還以為網路又流行什麼病毒了。

在美國一般的公園遊樂場裡,常常可以看見小孩們相互追逐玩起 Tag 遊戲,一個人當「鬼」(美國人稱作 it),追其他的人,被追到的那個人就變成了鬼 (it),再去追其他人。而 Tag 遊戲又有許多變種,其中有一種叫做 Freeze Tag,基本上較類似台灣小孩玩的「紅綠燈」遊戲。幾個孩子們原本互不相識,但這個遊戲可以使他們一拍即合,追來追去,跑得滿頭大汗,玩得滿臉通紅,嬉笑聲在偌大的場子迴盪,很像天使們在人間快樂的玩耍。

哥哥原本就外向,社交能力很好,每次帶他們到公園去,玩不了一會兒的溜滑梯或盪鞦韆,遠遠就可看見他跟兩三個小朋友圍成一圈,討論誰要玩 Tag,誰要當鬼。弟弟較小,也因為個性較內向,多半自己溜滑梯或玩其他的設施。偶爾見弟弟跟著玩,他跑得又不如比他大的孩子們快,追人追不到,躲人躲不掉,沒一下子他就覺得無趣,不玩了。玩起團體遊戲,捉迷藏是他最喜歡的,因為個兒小,弟弟躲起來要被找到還得花一番功夫,最後才被找到總讓他很有成就感。

孩童遊戲具有許多功能,從正面的角度來說,不只增進體能,促進協調性,培養敏捷力,甚至在遊戲當中也可藉此發展溝通能力和社會互動能力。而負面的影響便是,若不想參與團體遊戲的孩童是否會因此被貼上標籤,成為一個不合群、搞自閉的孩子?

而 Blog Tag 這樣的遊戲讓人不經意的陷入一種內心掙扎。這種狀態又分兩層面,其一是與人互動的掙扎:會有人來貼我嗎?我要不要下場玩?我要找誰玩?別人會不會想玩?我不玩會不會得罪人?別人不玩我會不會難過?找這個不找那個別人怎麼想?找不到人玩好像自己遜到連一個網友也沒?其二是與自己互動的掙扎:自己有沒有受歡迎被人想到?我有沒有怪癖?我要不要說出來?我有怪癖是好是不好?我的個人秘密有必要公諸於世嗎?我會因此招致無謂之災嗎?我就是不想玩又怎樣?我不想玩是不是我太自閉?

於是在這樣的串聯遊戲當中,有些人冷眼旁觀(我看旁人玩就好),有些人躍躍欲試(終於有人貼我了耶!),有些人心情鬱卒(為什麼沒人來找我啊!?),有些人絞盡腦汁(我要去找誰咩?我要寫哪些怪癖呢?)。每個人對串聯的反應不一,雖然只是一種看來輕鬆好玩的遊戲,對一些人來說,內心沒有經過一些狀態是不太可能的。

我承認不可忽視部落格網路群聚效應。在部落格時代,不管以何種方式呈現,串聯已經成為必要的發展趨勢。一但加入了某聯播網,或是與他人交換連結,自己部落格的曝光率將會大增,也定有更多人發現自己渺小的存在。但是,這是唯一獲得被肯定的途徑嗎?我見過一些部落格(或新聞台),靜靜的在這龐大的網路村裏,耐心澆灌自己的園圃,種植不譁眾取寵的果實,雖門前冷落車馬稀,但一踏進入口小徑,便發現別有洞天,儼然一處人間桃花源。不過正如伯樂方能識馬,每個人的眼光不同,需求自然也不一。閱讀的取向完全在於個人的胃納和喜好,而部落格經營亦是如此。

凡人皆有基本需求,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(Abraham Maslow)強調層級的需求理論,人必須先滿足生理需求,才會有安全感。而有了歸屬感後,才有自尊的需求,最後才達到自我實現的階段。需求層級成了一個理想化的結構,也是一種預測,當一個人無法享有安全和沒有憂慮的環境時,將很難擁有一份有意義的人際關係。

部落客需要歸屬感,串聯便是其一管道,然並非唯一管道。一個人一生可以有兩三知己,在安全的環境中傾心吐意,找到歸屬。一個人也可以交友滿天下,在眾聲喧嘩當中,尋得接納。人際關係有沒有意義也是看個人的想法,但不管如何,人如果能夠自我肯定,最後都將有自我實現的機會。

我並非反對部落客發起公眾遊戲,其實藉著這些管道,也能夠稍微了解他人的個性或想法(我兩天前也才玩過「部落格一百問」的遊戲)。並且人原本生來便具有的好奇心,有了一個公眾管道,光明正大的窺探他人隱私自然成了有理,不需心存罪惡。更甚者,君不見有些部落格走清涼寫真路線願意大曝春光,有人敢做,就有人敢看。

當個體與外界的社會環境接觸時,一方面影響他人,一方面也受他人影響,所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,便是一種社會性行為。在早療親子團體課程中,社會性遊戲可以幫助發展障礙的孩子們及早建立互動行為、建立良性的互動模式。當孩童有與他人共同進行遊戲的能力時,他/她便能發展健全的社會性行為。社會性遊戲的五個層次可以交互發生,比如單獨一個人玩(單獨);眼睛看著其他人或他人的玩具,自己不玩(注視);和一群人在一起,各玩各的(平行);大家一起玩同一樣既定的遊戲(共同焦點);大家一起設定遊戲主題和規則(共同目標)。如果一個孩童較常出現單獨玩、注視與平行的情況,而少有共同焦點與共同目標的遊戲行為,那麼可能被專家評為自閉症兒童。

而我們都已成人,我們必須了解,部落客願不願意參與公眾遊戲,和一個人有沒有完全社會化沒有太大關聯。換句話說,和一個人自不自閉沒有絕對相關。

我個人喜歡精神分析學派阿德勒大師(Alfred Adler)所提倡的個別心理學(註)。他認為:

「每個人在幼兒時期,就漸漸形成一種生活模式,根據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觀目標,但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同,因此每一個人的主觀目標不完全相同。」

「我們是自己生活的主角與創造者,並以獨特的生活方式來表達我們的目標。我們創造自己,而不僅受到幼年經驗的塑造。」

「人的生存永遠離不開社會、人際關係、工作與性。雖然這些行為環境會決定一個人的生活型態,但生活型態也會決定一個人與生活環境的交往方式與內容。」

最後我要重申,我並非反對公眾遊戲。只是,在這樣星火燎原的網路平台上,我們必須明白,自己有選擇的自由,他人也有選擇的自由。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保留自己的那一塊拼圖,要不要玩,各隨己意。而那一塊拼圖是可以自成遊戲的。


延伸閱讀:

博客來網站書籍介紹 -- 《癖理由》

癖的夢魘與極致

註:
阿德勒學派治療法~個別心理學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florahsueh 的頭像
    florahsueh

    城裡城外

    florahs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3) 人氣()